嘉雲廣播電台

嘉雲電台889

最新消息News

首頁 / 最新消息 / 內文

快速連結

跨越太平洋的友誼快遞 嘉市志航國小以「文化箱」讓加州學生愛上台灣

自從教育部大力推動國際教育1.0乃至國際教育2.0,「國際交流」這個名詞對於許多國中小學來說並不陌生,然而首次嚐試跨越太平洋與加州洪堡縣Alice Birney小學交流的志航國小,以代表台灣、嘉義市與自己學校的食物、服飾、童玩與滿滿的愛,讓遙遠學校裡的師生愛上台灣,更對嘉義市與志航國小有深刻的認識,成功的讓師生體驗跨國交流課程,也做了一場漂亮的小學生外交!
 
因中正大學教育所鄭勝耀所長的牽線,2021年8月嘉義市黃敏惠市長與加州洪堡縣副教育廳Colby Smart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MOU,期待嘉義市能與加州有更多的教育交流與合作。在教育處林立生處長的全力支持與推動全市國際交流活動之下,去年九月中志航國小有機會接觸正在找尋交流學校、同樣位於洪堡圳Erica的Alice Birney小學,兩校的校長開始帶領學校的教學團隊在線上進行交流與討論,希望能給予學校的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特別有趣的是兩校的「校名」都是來自「人名」,不同的是Alice Birney小學是一所幼兒園到小學五年級(K-5)而志航國小是一到六年級(1-6)的學校。
 
志航國小教務主任石志堅認為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交流活動,雖然一開始在線上與對方的老師們討論會有點擔心語言的問題,但是團隊一起進行,可以彌補大家不足或不了解的地方,會後再討論,過程中獲得很多,因為學校還沒有申請姐妹校計畫,感謝志航家長會大力支持文化箱與交流的所有經費。英文老師蔡曉琦:當校長把Alice Birney收到我們文化箱的影片播放時,大家第一個想法是:我們應該多寄一點王子麵讓他們的孩子更開心些。
 
校長鄭宛鈺說:文化箱(Culture Box)的活動,是我們與Alice Birney小學教學群在彼此學生介紹自己學校的一天影片分享後的第二個交流活動,兩校的教學群先在線上討論出幾個想要分享的「種類」,例如:食物、童玩、手製卡片、書籍、服飾…各個班級再依序放入對應種類所想到的「物品」,由老師引導學生去討論,有更多的參與感,並親手打包、放入箱中請主任幫忙寄出,到收到箱子,一起開箱分享表達感謝,是非常完整的交流課程!由於志航國小是在過年前寄出,各班級紛紛放入不同代表中國新年的春聯、吊飾,有濃濃的年味。也有班級手繪免年與阿里山小火車的賀卡,讓對方的學生驚喜不已。高年級的孩子還放入代表嘉義市的方塊酥名產,以及管樂節的手搖旗,兩校的學生也分享自己學校的制服與棉T(美國學生沒有制服,棉T是代表學校的衣服),很有趣。
 
Alice Birney在三月寄到志航國小的文化箱裡,有滿滿的書籍、各式的糖果餅干、衣服、手製卡片、明信片…其中六年四班的文化箱裡給予班上每一個學生一個TO MY FRIEND信封,信封裡都有一條手製的珠貝項鍊,並附上項練由來的一本當地原住民口耳相傳的故事繪本”Fire Run”,故事中許多動物團結取得生活中最需要「火」,透過故事與手製文物,讓志航學生了解當地文化,非常可貴的體驗。
 
一年級六班的黃項渠很高興自己被老師第一個選上可以試穿Alice Birney的上衣,因為同學們都舉手想要試穿。班上的林恩伃說: 這麼多不同的零食是自己沒有看過的,原來美國的小朋友也愛吃糖果餅干。三年四班唐湘甯對於文化箱中的繪本毛毛蟲玩偶非常喜歡,這本書以前曾經看過,沒有想到美國的學生也看一樣的書,不過是英文版的。班上的邱翊嘉則開心有這麼多沒有吃過的糖果零食,跟著同組的同學一起分享更美味。六年級四班陳威齊相信自己收到的珠貝項鍊能給予力量,一連戴著好幾天,捨不得拿下來。班上的魏子涵覺得特別的藍色餅干tokis有點酸有點辣,雖然吃完舌頭會變藍,不過蠻好吃的。
 
三年級英文老師劉憶君回憶:此次文化箱交流的活動,從一開始帶著孩子們思考要寄出的物品,包括票選他們最喜歡的零食,以及準備台灣新年的掛飾…到期待對方的包裹,與最後完成開箱的整個過程。覺得可以讓孩子們可以從實際的參與中,體驗跨國跨校不同的文化思維,與擴展孩子的國際視野。學校的外籍英語教師Ben則認為:裝滿愛的盒子讓台灣的志航國小與美國加州的Alice Birney小學,能跨千里分享微笑與驚喜,連接兩地不同的教室創造回憶,兩個距離這麼遠的學校透過文化聯繫,讓學生有了無限的學習可能。
 
校長鄭宛鈺表示:雖然這是志航國小首次進行結合課程的跨國交流活動,很幸運的遇見Alice Briney這樣熱情的學校,從Kristin校長到參與交流的教學群都非常積極,加上志航跨國交流團隊的用心,才能從兩地教師的線上討論達到共識、學生的視訊相見歡、文化箱交流的實體體驗,給予學生很棒的學習,接下來兩校還有世界地球日的跨地共作課程在進行中。相信透過線上與實體的交流,能讓國小學生對於地圖上的「國家」與自己是地球上的一份子更有實感,而國際視野自然從小養成。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