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美館)於2021年度開始在美術館內進行共融計畫,舉辦多場次活動體驗工作坊,邀請嘉義在地樂齡與新住民族群走進美術館,探索不同觀看美術館的方式。在過去兩年的活動中,嘉美館已累積一批美術館的樂齡粉絲群。2023年度共融計畫以任務為導向,規劃一系列深耕的帶狀工作坊,邀請樂齡族群及青年朋友透過工作坊,針對《我們在此相遇》特展發展自己與作品之間的獨特經驗,以「寶藏導覽員」角色提出自身觀點並加以詮釋,創造嘉美館、展覽作品與大眾的生命連結,藉此達到文化平權,增進美學感知經驗,進而產生對美術館的認同感。
嘉美館奠基在「畫都嘉義」的美術與人文特色,其藏品或主題展覽經常可見以地方風土為特色,內容可以輕易地和在地人的生命經驗產生連結;而當代藝術的展覽,則可以藉由工作坊的方式,帶出觀展者自身獨到的解讀。此次以當代藝術展《我們在此相遇》為主,讓寶藏導覽員透過各種形式、媒材不拘的藝術作品,轉換成更開放的理解。
當代展覽除了一般大眾所熟悉的平面畫作外,同時包含更多不同媒材和作品類型,希望能藉由本次「寶藏導覽員」的內容分享,拉近藝術作品與觀眾之間的欣賞距離。此次合作團隊「害喜影音綜藝有限公司」的張允菡講師,其本身為藝術創作者,熟悉當代藝術的語言,也清楚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心態,能在講述及引導時讓參與者了解「忠於自己的感覺,在理解作品上沒有權威」,以這樣的經驗為基礎,透過系列性的教育工作坊,包含認識作品、產出自身經驗與詮釋,進而溝通傳達與發表等,和參與者一起透過對話的方式,共同發展從個人生命史出發的作品詮釋。
第一堂課:藉由導覽發現喜歡的作品,藉由作品連結生命
以導覽方式展開,帶領寶藏導覽員觀看作品,並由作品與藝術家背景及經歷出發,並在導覽中試著讓寶藏導覽員發覺藝術家和大家一樣,作品僅是由生命歷程的片段擷取而成。是藝術家透過某些物件或是經驗創造出的意義,並以物件延伸故事,引導拉出元素,藉由元素回到生命經驗。
第二堂課:分享物件與故事,建立完整的敘事
協助參與者聚焦以具體物件描述自身經驗與故事,作品中有些是將物件作為材料或主題實際地呈現,但也有些藝術家呈現的方式相較抽象,像是捕捉經驗或感受而成的作品。以範例引導參與者除了從物件也可以從感覺上的串連出發,並想像如何嫁接起這樣的串連及一同發掘作品與物件連結的方法,並強調「經驗中有什麼發展,可以與創作者做作品有接近的狀態或是路徑」,將經驗作為案例,強化並告訴參與者和藝術家的創作狀態是一樣的,增加參與者對成品產出的信心,並透過引導鼓勵其連結和挖掘細節。
第三堂課:語音導覽錄製
參與者學習如何講述個人經歷及導覽的工作方法,並完成錄音成品。讓觀眾聽到作品可以知道作品、了解故事,也能將兩者串連。講師在活動中扮演鷹架的角色,以提問方式提供輔助,如:讓參與者聯想關於物件的人、事、時、地,希望參與者能圍繞物件的基礎細節發展。
參與者透過工作坊產出的語音檔與「傳統語音導覽」的並置,提供展場公共服務將導向更多元、公共的面向,透過聆聽也期望可以打開未來聽眾們對於語音導覽及作品的想像。當代藝術作品其實可以有更多樣的詮釋方式,成品也會作為語音導覽在網路平台及展場中作為共同展示的過程,面對同一件作品,將可見到因錄製者生命歷程的差異有著多樣的理解方式。未來,這些將在地生活和藝術連結起來的對話,也都可以進一步擴充成為嘉美館多元導覽的內容。
✦指導單位|文化部、嘉義市政府
✦主辦單位|嘉義市立美術館
✦贊助單位|優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ViewSonic
✦執行團隊|害喜影音綜藝有限公司
✦課程講師|張允菡
✦寶藏導覽員|
王宣懿、王玲玉、王園琇、吳月雲、吳佳霖、李沛晴、汪雨萱、凃偉祥、施旭傑、涂智慧、張紋瑄、莫麗穎、陳虹君、陳素連、陳瀅如、黃心怡、黃淑梅、楊千瑰、楊麗菁、蔣家玉、謝昱琦、羅文燦